市救助中心织密“三张网”护航务工人员返岗路
“来芜湖好几天了,找不到工作,两天没吃饭……”在芜湖市社会救助管理中心,年轻的江西务工人员施某眼眶微红,声音哽咽。因右手残疾,他在求职中屡屡碰壁,甚至一度丧失信心。救助中心不仅为其提供食物、衣物和临时住宿,还主动询问其求职意向。中心就业帮扶专员,在听取其口述后,细心地帮助其填写了《求职意向表》,并随即联系了我们长期合作的优质中介,经过多次细致的沟通对接,最终为其觅得了一份合适的工作。对于入职所需的体检费用和住宿押金等困难,中心联系中介帮助其解决,并为其免费提供了棉被、衣物等生活用品。最终,帮助他找到了工作,重新树立了面对生活的信心。
随着节后返工潮来临,市救助中心以“主动发现、精准帮扶、科技赋能”为抓手,构建起覆盖全域的救助服务体系,为外来务工遇困人员提供暖心护航。
一是构建纵横交织的“发现网”。中心着力打造“四级联动”服务网络,形成“市救助中心-县级站-乡镇服务点-村居联络员”纵向到底的工作格局。在各乡镇(街道)、村(社区)养老服务中心、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等场所设立救助联络点,实现“早发现、快响应”。同时横向拓展服务阵地,在城区52个警务室、城市驿站、福彩站点设立救助引导点,配置应急物资和指引标识,今年以来已引导16名受助人员进站。
二是打造全链服务的“保障网”。为流浪乞讨人员及临时遇困人员提供食宿、购票返乡等暖心救助。对特殊群体实施分类救助,为患病人员开通医疗绿色通道,为滞留未成年人提供心理疏导并护送返乡。今年以来,为包括40名未成年人在内的410位受助人员提供衣食、住宿、返乡等救助服务,为268人次购票返乡,为31人提供医疗救治,为15人提供护送返乡。中心创新“就业+救助”精准帮扶服务,针对务工不着人员求职需求,市救助中心与市人才中心共建“就业帮扶工作驿站”,引入8家优质企业提供48个爱心岗位,并动态更新岗位信息。创新性地推出了涵盖“行李寄存、岗前培训、交通补贴、过渡住宿”的全链条服务,并利用“就在芜湖”平台广泛宣传政策,已累计为74人提供就业帮扶。
三是搭建智能高效的“监测网”。借助科技力量提升救助效能,与公安、城管部门建立数据共享机制,打造覆盖全市的线上视频巡查平台,实现重点区域实时监控。依托城管网格员构建“发现-上报-处置”闭环,今年已通过该机制获取线索20条。创新引入舆情监测系统,动态捕捉“务工滞留公厕”等网络信息,推动救助工作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警。
|